将一种特制的加载装置-----
荷载箱,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和钢筋笼一起埋入桩内相应的位置,将加载箱的加压管以及所需的其他测试装置从桩体引到地面,然后灌注成桩。有加压泵在地面像荷载箱加压加载,使得桩体内部产生加载力,通过对加载力与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的计算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桩基承载力,而且可以获得每层土层的侧阻系数、桩的侧阻、桩端承力等一系列数据,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为设计提供数据依据,也可用于工程桩承载力的检验。
根据现有可查证的档案记录,目前被国内冠之以”自平衡法“之名的桩内预埋加载设备进行桩基承载特性检测的方法,最早于1960年代有以色列Afar Vasela公司提出并实施。根据专利资料,该法被称为”一种新的承载力测试方法“,俗称为“通莫静载法”。
合理的加载面积以及封闭型加载机构:自平衡法在试验完成后,内部的荷载箱会打开并将桩体拉断。在不存在横向承载破坏隐患的情况下(常规桩深情况下,可以不用考虑这种隐患),荷载箱断面需要进行试验后补强,并且补强的结果必须使该截面的承载能力不小于该位置桩体所需传递的最大设计承载力(通常是50%)。基于此原理,在保证浆液强度不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通常将荷载箱的加载面积设计在桩身截面的50%左右,一方面保证加载力的均匀分配,另一方面保证了注浆后有足够的面积承受该截面所传递的承载力。示意如下(白色部位表示荷载箱加载体的截面,绿色部位表示桩体截面)
封闭型设计保证试验后注浆效果:通莫荷载箱采用封闭形加载结构。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试验后荷载箱产生位移所引起的桩体内的空隙,必定是连续的断面。从而当通过预埋在该层的注浆管进行注浆时,能保证浆液充满空隙层。 结构示意如下:
该检测技术具有不占用施工场地、不影响施工进度、工地安全易保障、检测单桩承载力大、检测成本易控制的明显优点。
1、大吨位试验的可靠性。国内的自平衡法,在大吨位情况下,均需要用高油压(40-65Mpa)来产生,可靠性不高,通莫测桩法采用专用特制荷载箱,只需要很小的油压(一般不超过20Mpa)就能产生所需要的大加载力,大大增加了试验的可靠性,如杭州湾跨海大桥7000吨加载力,仅需20Mpa左右。
2、桩底沉渣对试验的影响。国内的自平衡法,混凝土灌注时,沉渣易滞留在荷载箱下部造成两方面的后果,
(1)荷载箱下部行程是虚的,不代表桩身的实际位移
(2)国内的荷载箱体内部是开放式的,沉渣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会滞留在荷载箱箱体内部,影响试桩用于工程桩的质量,造成隐患,通莫测桩法采用锥形导流结构和封闭式荷载箱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
3、位移测量的准确性。国内自平衡法采用连接在荷载箱上下表面的位移棒来测量桩体位移,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准确,通莫测桩法采用位移丝绑定的方式,可以优化测量点,并且在每个测量截面上多点测量,能准确反映出桩体在加载力作用下的位移。
4、试验桩用于工程桩的保障。国内自平衡试验在荷载箱打开后,会在荷载箱箱体内部产生不可预见的断层,而且由于不可预见性,我们无法获知试验后补浆的效果,造成质量隐患,通莫荷载箱能保证产生有规则的连续断面,并通过荷载箱截面的优化设计,确保荷载箱截面在试验后得到邮箱而可靠的注浆效果,保证试验桩用于工程桩的质量。
5、荷载箱自重轻
6、试验费用省